一个人身心好不好,从他的“吃相”上就能看出来......

曾仕强公众号与您相伴4515天▲戳上方蓝字关注

图片

图片

图片

吃相通常能反映一个人的教养、性格、情绪状态以及生活习惯。

例如,细嚼慢咽可能显示有耐心或注重健康;狼吞虎咽可能表示急躁或饥饿;

吃饭时发出声音可能被视为不礼貌,反映出家庭教养或文化背景的不同。

此外,是否浪费食物、是否注意餐桌礼仪等也能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观和社会习惯。

吃相虽小,却如一面镜子,折射出个体在家庭环境、社会规范与自我认知中形成的行为模式。

我国的传统文化,其实十分注重饮食,《易经》中的颐卦就代表了人类通过吃东西,来颐养身体的情境。

那么,古人都总结了哪些值得现代人学习的饮食礼节和饮食习惯呢?现代人又该摒弃哪些饮食以及养生方面的恶习呢?

01

注重饮食礼仪

如果要了解一个人,其实观察一下他吃饭的样子,就知道他是怎么一个人了。

饮食最容易暴露一个人的修养。

有的人吃饭的时候,从头到尾讲个不停,搞得口沫横飞,你有什么感觉?

有的人吃饭的时候用筷子东戳一下西戳一下,汤一端上来就好像要在里面洗筷子一样,跟这种人一起吃饭,你还能吃得下吗?

有的人吃饭的时候弄得前面一塌糊涂,嘴上也一塌糊涂。

其实一个人一天,甚或一生最难看的时间点,就是吃饭时的那十五分钟。

一个人,只要在饭桌前坐下来拿起筷子,别人就对他了解了一大半。

如果一个人吃饭的时候,筷子拿得高高的,挑来拣去,人都要趴在饭桌上了,这种人是没修养的。

若是官员,肯定是个贪官。而一般人也不会到看到什么都觉得口中乏味,没有胃口的地步。其实,在饭桌上照顾别人,也不是那么容易。

我就最怕人家给我夹菜,尤其是夹鱼的时候。因为我是南方人,对吃鱼比较讲究;若是北方人,多半不会吃鱼。

但他又很客气地给我夹,竟把鱼背最难吃的部分夹给我,这不是照顾我,明明是虐待我,虽然他绝对没有这个意思。既然不是内行,就不要装嘛。

所以,饮食自有一套重要的礼仪,自有一套约定俗成的习惯。这种礼仪是经过历朝历代,长久地演化才慢慢形成的。我们要重视它。

02

自求口实

自求口实。意思就是凭借自己的能力获得的食物才是最甜美的。

虽然吃饭很重要,但是中国人绝不吃那种嗟来之食。

意思就是说别人给你饭吃,并不是出自对你的同情,而是你凭借自己的才能、自己的劳作得到了这份应有的饮食。只有这样,你才能吃得心安理得。

如果别人是怜悯你,或者是别人拿原本要丢掉的东西抛给你,觉得丢进你肚子里总比丢在垃圾堆里强,那你跟狗有什么区别?

所以,孔子认为那些只知道为父母提供可口饮食,而不顾及父母心情的儿女不孝。

这种儿女应该反思一下:他们把父母当成了什么?

老实讲,如果觉得只为父母填饱肚子就算尽到孝道了,这本身就是不孝。

孝敬孝敬,孝要跟敬联系起来才算真正的孝道。

如果你出去用餐,把剩余饭菜打包,回家跟父母讲:

这是我们吃剩的,丢掉也是可惜了,所以我带回来给你们,你们觉得还能吃,就吃。这不是活脱脱一副不孝子的嘴脸吗!

再怎么样你也要跟妈妈说:“中午我们没有办法回来吃饭,可是我看着这个东西实在是很好吃,所以我就不敢多吃,我就留下来,把它包回来,趁现在还热着,您品尝品尝。”

她就吃了。给中国人吃东西,要让他吃得很有面子才叫尊敬。

很多人不懂,以为这是客套,是虚伪。其实我们讲的是礼节,而不是客套。

03

好好吃饭

一个人如果好好吃饭,好好养生,好好地管理自己的嘴巴,那自然一切顺利,身体也不会有什么毛病。

所以,这里的颐有两个意思:一方面讲口养,一方面讲深养。

深养就是要养自己的内涵。就像我们去吃自助餐的时候,看到服务员端着菜品走过来,一般是不能说话的,以防止口水溅到菜盘里。

你如果一开口:哎,这是什么?口水都喷进去了,那人家怎么吃?

有的人,还习惯直接用手去抓,抓出来以后,看看不喜欢吃还放回去。请问你,如果让别人看到该做何感想?

老实讲,太多人是不会吃自助餐的。不仅不知道尊重别人,而且把自己的肠胃当作垃圾桶,每样东西丢一点进去,整个胃口都破坏了。

自助餐的原则是各色各样的料理都有,每个人都各取所需。喜欢吃的就多吃一点;不喜欢吃的就不要动它。这样才对。

但是,身处一个浮薄的时代,人们只会看表面,完全没有深度。

大家可能想,既然人们连基本的自助餐的准则都不知道,为什么还要发展自助餐呢?

就是因为大家聚在一起,东南西北口味都不一样。那怎么办?

只好凭人们自助。你喜欢吃这种东西,你就选这种;他喜欢吃海鲜,就吃海鲜;如果什么都不喜欢吃,就啃面包了。

啃面包也可以过日子,大家各取所需,但是不要去干扰别人。

“养正”就是要懂得深养自己的饮食之道。饮食是个“道”,不是每一个人都懂得饮食的道理的。

04

吃饭时少说话,要有节制

如果一个人在吃饭的时候,一点声音都没有,人家对他的印象大概不会太好,因为他太拘谨了。吃饭的时候还拘谨什么呢?

任何事情都要恰如其分。你要咀嚼东西,难免会发出声音。

如果毫无顾忌,发出的声音特别大,别人就会觉得你这个人太没有修养了。

再者,也不要边说话边吃东西,因为这样会造成消化不良。

因为我们消化食物不仅仅只依靠肠胃,否则肠胃会很抱怨:“啊,你统统堆给我。”

我们咀嚼的时候,还靠口水。大家会发现,以前人们都讲快食,就是快餐,快吃啊。但现在正好反过来,都讲慢食,要慢慢地吃,不要着急。

一个人,一生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,那不是自己跟自己过不去,自己糟蹋自己嘛。

快食的后果就是吃到最后,大家都不知道吃的是什么味道。

有些有钱人,想吃什么就吃什么,当把天下的美食都吃遍了的时候,就会得一种病,这种病叫作失味症。

症状就是吃什么都感觉没有味道。这种人是最凄惨的。

“节饮食”,这个“节”就是要节制,对我们身体危害最大的就是暴饮暴食。

其实吃饭最要紧的原则就是定时定量。

不要随便吃零食,不要随便吃夜宵。这看似容易,很多人根本就做不到。

肠胃有它的规律性,就像排泄最好是在每天的早上七点一样。

可是很多人会说:我做不到,因为我七点钟还没有起来;我七点钟已经在挤地铁了。那有什么办法,这就是现代人自己找自己的麻烦。

定时定量,按照用饭的规律进食,肠胃就和你配合,不然的话它就造反。

我们常常逼得我们的五脏六腑造反,就是自己的饮食出了问题,叫作饮食失调。

图片

本文依据曾教授著作汇编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